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水处理九大腐蚀机理

发布时间:2017-11-16 10:31:23 浏览次数:540次 
腐蚀是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循环水处理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腐,本文详细介绍一下循环水处理九大腐蚀机理!
 
 
电化学腐蚀
 
全面解析循环水处理九大腐蚀机理
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的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破坏。在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腐蚀金属表面上存在着阴极和阳极。
 
阳极反应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状态转移到介质中,称为阳极氧化过程。阴极反应是介质中的去极剂吸收来自阳极的电子,称为阴极还原过程。
 
这两个反应是相互独立而又同时进行的,称之为一对共轭反应。由阴阳极组成了短路电池,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如金属在海水、土壤及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均属这一类。
 
 
极化和去极化作用
 
极化:
 
金属腐蚀过程中,电流在阳极部位和阴极部位间流动,这说明阳极部位和阴极部位间有电位差。如果水中不含氧,阳极腐蚀反应的电子在阴极发生以下反应:
 
2e+2H+→2H→H2
 
生成的原子态氢和气体覆盖在阴极表面,循环水处理,冷却水处理产生了与腐蚀电位相反的电压,称为的超电压,使循环水处理中的电位差起了变化,阻止了电流的流动,也就是停止了腐蚀过程的进行。
 
这种由于反应生成物所引起的电位差变化称为极化。循环水水处理中在腐蚀过程中起了极化作用,极化作用起了抑制腐蚀过程的作用。
 
去极化:
 
当水中有溶解氧存在时,阴极反应按下式进行:
 
H2+1/2O2→H2O或1/2O2+H2O+2e→2OHˉ
 
由于氧参加了反应,夺走了覆盖在阴极表面上的原子态氢和,因而使气体的极化作用遭到破坏。排除极化的作用称为去极化,氧在腐蚀过程中起了去极化作用,去极化作用起了助长腐蚀过程的作用。
 
电偶腐蚀
 
全面解析循环水处理九大腐蚀机理
电偶腐蚀:
 
很多生产装置是用不同的金属或合金制造而成,这些材料是互相接触的。由于不同金属电位间存在着差异,在水溶液(电介质)中形成电偶电池,较活泼的电位较负的金属是阳极,腐蚀速度要比未偶合时高;电位较正的金属是阴极受到保护,腐蚀速度下降或停止。在系统中,常见的电偶腐蚀有铁和黄铜、铁和不锈钢、铝和钢、镑和钢、以及锌和黄铜等,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是前一种金属遭受腐蚀。
 
氧浓差腐蚀
 
全面解析循环水处理九大腐蚀机理
氧浓差腐蚀电池是金属在水中腐蚀时*普遍、危害*大,但又是*难防治的一种腐蚀电池。氧浓差电池是介质浓度影响阴极反应而产生*位差。*常见的氧浓差电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不用深度的水中由于溶解氧浓度不同而造成氧浓度梯度产生的氧浓差电池。如水线腐蚀;另一种则是冷却水系统中*常见,也是危险*大的污垢下腐蚀或叫做沉积物腐蚀。在沉积物下面形成缝隙区,在这些缝隙区的溶液中,氧要得到补充是非常困难的;而缝隙外的金属表面上的溶液,氧的供应很充分,因而缝隙外是富氧区一阴极,而缝隙内则是贫氧区一阳极。缝隙区形成的氧浓差电池造成的腐蚀部位在缝隙之内,或在沉积物下面。